作者:中農控股、中農立華、中農種業 編輯:原小瑛 發表時間:2021年6月23日點擊:534
眼下,農業生產進入重要時期,中農集團全力以赴為夏收夏種工作保駕護航。

今年河南地區小麥成熟期推遲,全省小麥集中成熟,對收割機需求爆發式增長,形成一機難求的局面。為此,中農控股旗下漯河中農提早制定收割預案,積極協調多臺大型進口收割機,加快收割進度。在本部和漯河市供銷社的大力支持下,員工們分工協作,抓住晴好天氣加緊搶收,目前,2800多畝小麥全部收割完畢。

得益于良好的氣候條件和及時的田間管理,經初步統計,今年漯河中農小麥產量創歷年來新高,平均畝產達到1100斤,按照目前市場收購價格測算,帶動農戶增收120余萬元。

今年以來漯河中農加強麥田管理,“五一”期間員工們放棄休息時間,全力做好小麥“一噴三防”工作,收割后,公司立即開始訂單紅纓子高粱搶種工作,在雨水之前全部播種完畢,為秋季豐收打下基礎。

麥收剛過,中農控股旗下中農金瑞公司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黨員志愿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為種糧大戶義務提供針對性的田間管理技術培訓服務,助力他們提高科學種田管理水平,實現增產增收。

河北新樂邯邰鎮西張村種田大戶甄志國高興地說:“感謝中農金瑞黨員服務隊,我在田間地頭就能學到科學種田知識,讓我種地的信心更足了。”

為做好黑龍江水稻雜草防治工作,幫助當地農戶增產增收,6月15日,中農立華技術團隊在依蘭縣組織開展了“立華優品 生活有稻——農地隆®安全除草見證會”直播活動,通過現場展示中農立華方案的除草效果,給更多種植戶帶來水稻科學種植方案。

今年雨水多、氣溫低,水稻移栽后封閉藥劑效果不佳,邢大哥家稻田內雜草滋生,水稻生長受到極大影響。中農立華技術人員王春雷了解情況后,及時趕到稻田,經過認真查看,為他定制了水稻雜草解決方案。經過一周的水稻田飛防噴霧處理,稗草等惡性雜草出現了明顯的中毒現象,水稻田重新煥發生機。

“稗草種類繁多,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如果不及時防治,會對作物產生巨大危害,影響大家收益。”活動現場,王春雷通過“線下觀摩+線上直播”的形式,為全國各地的種植戶介紹了稗草的生長條件、形態特性,并提供了防治技巧。
“芽前封閉是防止水稻稗草發生最經濟的防治手段;稗草2-3葉期是最佳用藥時期,這個時期用藥少,效果好……”王春雷的直播得到農戶的一致認可。
作為我國重要的水稻產區,東北地區的大米產量高、品質佳,占據我國年產量的18%左右。中農立華團隊在當地扎根多年,通過長期、大量的田間試驗,為水稻種植戶帶去了科學的作物健康解決方案,并通過專業的農技指導實現水稻增產。
接下來,中農立華技術團隊還將繼續在東北地區舉辦多場線上線下觀摩活動,幫助更多農戶解決水稻種植難題,保障當地夏糧豐收。

6月16日,“中農立華蘸根三寶觀摩會”在北京市順義區北務鎮井上村召開。中農立華技術團隊帶領當地農戶,在種植戶李富貴的示范田中,見證了蘸根三寶對解決作物病害的良好效果。
李富貴是當地的一名茄子種植戶,茄子的收成直接決定了家里的全年收益。6月初,李大哥對茄苗進行移栽處理時,發現茄苗上部發蔫,下部發黃發干,茄根出現明顯的“皺縮”現象。李大哥看著滿棚的病苗直上火,卻不知道如何下手處理。
正在附近進行試驗的立華技術人員滕廣順聽到消息后,第一時間趕到李大哥家中了解情況。經過查看,滕廣順發現李大哥家的茄苗由于水分未及時補充,出現了“蔫苗”和“死苗”現象,個別甚至患上了莖基腐病。“莖基腐病的危害很大,輕則減產,重則絕產。”滕廣順的話讓李大哥心頭一驚。“大哥您不用擔心,立華有一套專門針對作物死苗爛棵的作物根系解決方案,能有效解決您的問題。”隨后,滕廣順為李大哥送來了中農蘸根三寶,并指導他對秧苗進行“一蘸兩灌”處理。
觀摩會當天,李大哥大棚里的茄苗長勢均勻,葉色濃綠,根系發達。看到李大哥家秧苗的前后對比,同村的西紅柿種植戶崔大叔也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經歷:“往年,我家西紅柿一棚死苗有150多棵,死苗率在15%左右。今年用了中農蘸根三寶,幾乎沒有死苗了,立華的產品讓人放心!”
6月以來,中農種業旗下山東中農匯德豐種業全體員工主動放棄休息,全力以赴奮戰在麥種收購入庫、夏種等工作第一線。

6月16日,酷日炎炎,在聊城市東昌府區麥種臨時周轉點,已經參與6年小麥入村收購工作的康艷輝和白紀朋,嚴格執行公司小麥入庫質量控制標準,即使天再熱、人再累再忙,也一絲不茍、精益求精。

每年6月中下旬,是小麥種收購的關鍵時期。為保質保量完成公司麥種收儲任務,中農匯德豐種業加工倉儲部從4月開始就著手清理場地、修理糧囤及機械,在5月底共騰出14000噸的庫容,保證每日750噸入庫能力,為順利完成收儲任務打下堅實基礎。在入庫期間,平均每天有500噸的麥種進入公司,高峰期一天的來貨量超過800噸,入庫小組從早上7點一直忙到深夜12點。

此外,中農匯德豐種業非常重視與科研院所、種子企業的科研交流合作工作,試驗站所承擔的中科玉聯合體、豐樂綠色通道、河南農科聯合體、五岳泰山聯合體等100余畝玉米試驗地也順利完成播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