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穆陽芬 編輯:原小瑛 發表時間:2021年7月5日點擊:772
王澎是中農立華成都分公司的一名高級應用技術主管,加入中農立華的兩年時間里,他的腳步踏遍了眉山柑橘種植的每個山頭。
“我們在基層做技術服務,就要走到田間地頭,實實在在地提供可行的植保解決方案,讓農戶獲得好收成。”王澎說。
用技術帶動農戶致富
眉山是王澎負責的主要市場,柑橘是他最擅長的作物。王澎說:“在柑橘植保方面,農戶的問題主要是病蟲害防治不及時,經常是病蟲害發生之后,才到零售店買藥解決。”為此,王澎根據不同季節、氣候,在柑橘不同的物候期,提前拜訪農戶,根據田間情況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植保解決方案。

不同于單一的產品,解決方案是根據柑橘物候期制定的綜合管理方案,并且每個階段方案都會有所調整,而作物方案不僅是產品的組合,也包含技術服務。公司提出的作物解決方案,需要基層服務人員因地制宜地做出優化調整。例如,方案在當地具體適不適合,保證安全的劑量是多少,如何實現方案最優性價比等,都需要技術服務人員在田間地頭做過試驗示范后才能得出結論。
為了幫助農戶種出品質更高的柑橘,王澎帶領團隊不斷進行田間試驗示范推廣,并通過觀摩會展示,讓農戶眼見為實,真正體會到解決方案的優勢。

眉山市果果農場專業合作社就是中農立華柑橘解決方案的受益者。2019年,果果農場專業合作社的200畝愛媛品種銷售價格比市場平均價高了近1元/斤。“采用中農立華的方案后,最明顯的是病蟲害少了,管理上更省心,果形漂亮賣相好,更容易賣上好價錢。”合作社負責人徐建說,“以前我們都是發生病蟲害后才想辦法治理,效果不好,投入還多。中農立華的解決方案對每個環節都能做到預防為主、科學管理,現在我們的柑橘產量和品質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成本投入反而還下降了不少。”
如今,王澎還在繼續為合作社優化柑橘解決方案,做技術推廣。“王經理人好又很專業,在提高柑橘品質上給予我們很多幫助。”作為一名種了十多年柑橘的“老把式”,徐建從中農立華的服務中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種植柑橘的水平也得到飛速提高。
用效果打動農戶
“在農資行業做得好不好,取決于腳下泥土的厚度。”這是中農立華作物健康部應用技術部經理楊健曾對王澎說過的話。王澎把這句話記在心里,踐行在實際行動中。

眉山地區的柑橘以散戶種植為主,王澎一年中近300天都在市場一線,根據柑橘物候期在每個階段提供病蟲害防治、修枝整形、田間管理等技術服務。“其實方案的創新也來自基層,農戶的種植需求決定方案的優化方向。”王澎說,“我們的方案就像‘藥方’,專門解決農戶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癥’。”
在基層難免也會遇到農戶不認可的情況。王澎說:“面對這樣的農戶,我們就通過示范田等方式,從小范圍的試驗示范做給他看,讓農戶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效果,用效果打動農戶。”
為了讓更多的農戶了解中農立華柑橘解決方案,王澎通過大量的試驗示范和現場技術分享進行宣傳推廣。今年3-4月,他帶領團隊在眉山的多悅、萬勝、廣濟等地做了多場技術指導。在多悅鄉,農戶通過及時使用解決方案,有效增加了后期的成花、座果率。
讓王澎感到最高興的事情是,在基層走訪時,聽到農戶說:得益于他的服務,果種得好,賣得好,收益也好。來自用戶的肯定,更加激勵他扎根田間地頭,深入了解田間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方案,實實在在幫助農戶解決更多問題。
2020年,通過使用王澎提供的柑橘解決方案,眉山市土地鄉一位農戶家的6畝多愛媛賣到了4.5元/斤,而當時市場上愛媛的價格普遍為3.4-3.8元/斤。
堅守為農服務情懷
作為四川眉山中國農資®·服務中心的專職技術服務人員,王澎在與農戶交流過程中發現,隨著大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崛起,當地對提升種植管理技術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今年4月份,王澎通過服務中心得知,眉山市東坡區海珠村委會急需技術人員為村里的集體種植戶講解柑橘種植技術培訓。于是,他主動聯系該村,組織種植戶進行柑橘植保技術培訓,對柑橘解決方案做現場講解和示范,幫助大家了解如何科學安全用藥、保果穩產,如何提高種植技術,增加種植收益。3天時間里,他進行了6場培訓,培訓人數達200多人。

王澎不僅是一名基層農技服務人員,也是一名優秀黨員。他在日常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主動滿足農戶所需。對于農服工作,除了做好本職工作的一份責任心,也包含著他對“三農”事業的一份情懷。這份情懷讓他即使風吹日曬、腳下沾滿泥土也堅持在基層為農服務。
王澎剛入職時,眉山區域只有2-3個經銷商,經過他不斷拓展渠道,如今增加到18個,服務的農戶和面積隨之不斷擴大。如今,該公司的柑橘種植服務面積擴大至2萬多畝。
身為黨員的王澎,還積極發揮著“傳幫帶”的作用。今年3月份,陳康加盟中農立華成都公司,王澎如師傅一般帶著他在市場一線助其快速成長。“和王哥一起下鄉的過程中,我從他身上學到很多,也深刻體會到我們做服務的出發點一定是幫助農戶節本增效,種出更好的果子。”陳康深有感觸地說。
“只有下沉到一線,多接觸農戶,多和他們交流,才能對這份工作的意義有更深刻的認識,才能掌握真正能夠幫助到他們的技術。”王澎說。
“扎根者贏。”未來,王澎對自己的要求依然是:多到田間地頭,了解作物,了解農戶需求,為農戶提供更優的植保解決方案。